秦朔:被实用主义串联起来的上海传统与创新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

图/视觉中国  

01

提起上海,几乎人人都能道出这座城市的几个特点,然而却鲜有人了解它的起源。比如,“上海”是个别有韵味的名字,既然有上海,有没有“下海”呢? 答案是:有的。

上海这块地方,横塘纵浦、河湖港汊,水系如血管,堪呼水都。在宋代,吴淞江(今苏州河)从太湖一泻东来,很多支流加入,被称为“十八大浦”,其中就有上海浦、下海浦,两浦同为吴淞江的近海支流,分别位于吴淞江下游的上下段,故而得名。因吴淞江上游变窄,外来船舶改由上海浦入口,所停江岸渐成聚落,贸易中心移向上海浦附近。1267年浦西设立了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此即上海得名与建城之始。

上海,下海,一字之差,但如果不叫上海而叫下海,味道便形同霄壤。似乎是天意,750多年前那些船舶都是从上海浦驶入的。而魔都之魅,大概就从“以上代下”的那一刻开始了。

谈上海,必然说到“海派”。这是属于上海的一种特别的调调。如果说“海”是中西荟萃、古今汇通、雅俗共存、包罗万象之“海”,则“上”既是精进的追求,又多多少少有一种“位居其上”的优越感。这种“上海的派头”,是到了美国的张爱玲还常常想起的上海电影公司的宴席,是思念台北的白先勇用来反衬台湾之冷清的社交场。上海的气质一如外滩那24座“万国建筑”的韵律——以舶来居多,集世界精粹,用一个词形容则是“洋气”。

02

因着这种“万方舶来”而非“万邦朝拜”的气质积淀,上海又是一座契约主义的圣地,因为贸易既需要地利,更仰仗人和。

上海开埠后能成为远东著名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和近代化的商业法治保障是分不开的。开放包容,规范有序,广纳先进文明,遵循国际规则,对上海来说这已是一种基因。改革开放后,上海是世界500强公司逐鹿中国最早也最集聚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投资总部所在地。30年前,上海便决定每年通过一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让国际商业领袖为上海献计建策。“国际通用”与“海派文化”多元共长,从生活方式上表现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能找到家乡的咖啡、美食和生活用品,更深层次则是完备的现代契约精神和规范体系,以及不务虚名、重视结果和效用的实用主义精神。

在对待“创新”方面,尊重契约章法和看重实际效用“海派”气质也在深刻地发挥作用。近20年来,数字技术几乎是创新的代名词,而上海并没有诞生“教父”级的互联网明星企业家。每当走过文艺青年热衷打卡的“巨富长”街区橱窗,就会隐隐怀疑,上海是不是真的太耽于享乐了?难得见到如其他一线城市“励志”的996灯光。

“巨富长”街区保留了很多上海的历史风貌

图/视觉中国  

但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在中国“互联网总指数城市100强”中,上海尽管没有BAT,但全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其实也已经很难离得开上海创造的互联网产品。翻翻手机,携程、大众点评、饿了么、Bilibili、东方财富、小红书、拼多多、喜马拉雅FM……这些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都出自上海。

从这些互联网产品不难看出,上海的创新多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为了可见可感的进步,更实在点说,为了实用。而正是这股实实在在为当下所用的“实用主义”精神,串联起了上海的传统与现代。

图/视觉中国  

03

这个结论在另一个领域的表现更为显著,那就是上海的城市升级改造。如果粗略了解一些上海的历史,再去新天地、田子坊、思南公馆这些地方走一走,就能体会到上海的创新中,蕴含了从“跬步”到“千里”的实用主义,也能感受到历史和传统留下的精华,如何被今天的上海用得恰如其分。

十六铺原是集散货物的码头,后来被改造成集绿地、旅游和商业为一体的文创体验馆;让上海的石库门老建筑重新焕发生机的新天地商业区,旧房子因为功能顺应了现代需求而更具魅力……上海的创新方式总是不舍得把“过去”变成只供怀念的博物馆,更舍不得推倒重来,而是从实用出发,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历史与未来之间,巧妙地找到平衡点。

上海新天地使石库门建筑焕发生机

图/视觉中国

上海思南公馆保留了许多花园洋房

图/视觉中国  

04

本以为像我这样在上海已近20年的资深“海漂”对上海已足够熟识,没想到还是有盲区,这座城市总是不断带给我惊喜。

春末夏初的一天,无意中在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档晨间节目中看到了一个叫“三邻桥”的地方的报道。报道中说,“三邻桥”原本是一个保温瓶工厂,脱胎换骨成时尚潮人竞相打卡的“体育文化创意园”,成为周围居民阖家锻炼的好去处。

作为“海漂”旁观者,我看到的是,上海的城市改造已从最初的因地制宜发展到今天的惠民宜居。想起更早完成改造的“8号桥”园区,原本是上海的一处老工业基地,后来在改造中,老厂房和园区的工业感都得以保留,并带动了周边整个街区的发展。现在,那里已是闻名全国的文创园,集合了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和创意公司,经常办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俨然是历史遗存在新时代活化出来的璀璨代表。

8号桥的标志性建筑

在8号桥的引领下,整个街区都改造为红砖风格

现代传播在8号桥打造了一个“艺影书阁”  

当年“8号桥”升级改造完成时,众多媒体曾纷纷报道,那一组主要用来办公的建筑群确实与众不同。首先是布局很舒朗,上海市区寸土寸金,如此舒朗的地方并不常见;其次是老工业的风骨和现代感的设计元素并不冲突,好像昨日和今天是同一条河流,一起流动向前,而不是过去被现在“筑坝截断”;再就是入驻品牌的国际化属性非常强,每一个公司logo都能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比如打造了上海金茂大厦的美国建筑设计事务所SOM。保留在这里的历史,不仅不显得沧桑,而且鲜活和谐地融入今天的城市中。

8号桥改造前后  

舒朗、旧时光、新创意……这些元素有形无形中让这个园区成为感觉非常舒服和开眼界的所在。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相信从一开始改造方案确立的时候,“人”就是空间中最重要的元素,一切都因人而设、因人而变。

三邻桥由保温瓶厂改造而来,logo是一个保温瓶  

而我最近在电视台报道中看到的“三邻桥”,因人而设的特色更为明显。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社交市集、商业配套在“三邻桥”融为一体,规划定位鲜明、设计改造合理、空间打破界限,既是康体休闲的生态公园,也是交流体验的社交平台,还是舒适便利的生活中心。这种复合模式为城市活化项目注入了人气与活力,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改善生活的好去处,实实在在地惠及民生。

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社交市集、商业配套在三邻桥融为一体  

细想起来,从工业时代的制动器厂、电池厂、机械厂和保温瓶厂,变成现代化的文创园区,“8号桥”和“三邻桥”名字里的“桥”的确实至名归。园区关于建筑的创意和设计,不仅连接了过去和现在,还连接起大众所需,形成一批定位鲜明、主业突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文化创意产业,让城市遗存真正“活化”,让文化源流从昨天流向未来。

三邻桥改造前后  

因为通江达海,上海是各种各样的桥梁的博物馆。上海本身也是一座桥,连接南北中西。而有了“8号桥”和“三邻桥”这些“桥”,上海的国民幸福总值和活力总值正一起绽放,至于这里能不能长出像当年的商务印书馆、申报、王开照相馆、中华书局那样影响中国的文化创造物,只需要交给时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几乎每一天都要面临平衡历史遗留和现代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从历史和现实的张力中发现新的活力之源。上海的解决之道是充分发挥实用主义,让珍贵的旧日沉淀见证未来的锐意创新。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更新升级,靠的不仅是足够的智慧和前瞻的理念,也因循了数百年来内生于城市肌体的包容、洋派、注重品质、力争上游等驱动力。一个新的上海,从发展潜力上是不可想象的,从创新路径上又是有迹可循的。这座城市的明天,值得所有人期待。